人生在世最重要的資產並非財產或是學歷,而是擁有不被他人孤立的人際關係技巧。而且在被合理化的人際關係中,是無法培養出這項技巧的。唯有透過曠日費時、若無其事的日常對話,以及在雙向溝通的環境中才能培養出來。
    要讓孩子具備與他人溝通的能力,就可以讓孩子變得比較有彈性,比較能夠應付人際關係所衍生出來的問題或壓力。而孩子藉由不斷與他人互動的過程中,可以把自己「對象化」,進而看清楚自己的「輪廓」。這跟事情的是非善惡完全沒有任何關係。只是通過對方的反應,發覺自己「此時此刻」的確是被視為同伴,由此獲得喜悅。培養孩子克服壓力的訣竅就在於此。

一、傾聽孩子的心聲

    當孩子因為壓力而面臨崩潰的邊緣時,身為父母首先應該採取的措施,就是如同心理諮詢師所說的要用「包容」和「感同身受」的態度去傾聽孩子的心聲。

    當孩子在說話的時候,父母最好不要插嘴。此外,與其對孩子說些鼓勵的話,不如對孩子的存在給予正面的評價。不妨用「你說得沒錯耶!」來認同孩子所說的話。許多孩子往往都是因為「一說出口就遭到父母的否定」,所以到最後就再也不想開口了。因此,不妨先營造一種可以讓孩子安心開口說話的氣氛。

二、壓力是傳達想要跟對方分享的事情

    所謂的分享,指的是透過與對方的心靈交流,共同分享彼此的喜怒哀樂。

    絕大多數的父親在傾聽孩子訴說壓力的煩惱時,往往會忍不住對孩子說:「這樣啊!我明白了。不過,我覺得你這一點應該改進一下比較好。」尤其是聽孩子說得越多之後,心想孩子大概也能體諒父母的心意,於是忍不住便說出這種話來。

    如果缺乏分享的話,內心一定會消化不良,也無法產生自我肯定感。尤其是小孩子,即使面對現實所無法改變的壓力,但是如果父母肯跟他們分享心情的話,相信一定可以幫助他們順利克服壓力的。

三、偶爾不妨先消除孩子的不安

    當孩子因為壓力而感到不安,或似乎有情緒不安的傾向時,父母應該採取何種因應措施呢?孩子的煩惱大多不是大人的邏輯所能解決的。就算知道解決的辦法,也無法立刻消除孩子內心的不安或是煩惱。

    倒不如在孩子感到不安的時候,先讓孩子知道「父母會一直守護在你身邊。在緊要關頭父母一定會協助你的。」如此一來,孩子反而比較能夠積極地去面對問題。也可以說是「培養孩子有面對不安的免疫力」。

    唯有讓孩子感覺到在緊要關頭,父母一定會伸出援手,孩子在面對失敗的時候才會有重新振作的勇氣。也才會不斷努力試著去克服壓力。倘若父母能夠先去除孩子內心的不安,相信此舉將成為日後孩子遇到困境時最大的精神支柱。

四、對孩子表示肯定的關心

    千萬不要用父母的價值觀去衡量孩子的言行舉止。畢竟看在父母的眼裡,孩子的舉動往往是幼稚、令人放心不下的。結果很容易造成父母對孩子付出否定的關心。像是對孩子說:「你怎麼會做出這種蠢事呢!」、「你真是沒用!」等等。如此一來,只會造成反效果,讓孩子變得不再想跟父母商量。

    父母能以「肯定」和「支持」的基本立場,對孩子付出關心。不要對孩子的言行舉止帶有任何的成見。肯定的關心是親子對話的窗口,也是親子溝通的管道。唯有如此,當孩子面臨人際關係的苦惱時,才會放心地找父母商量,而這也是幫助孩子克服壓力的最佳支柱。

五、讚美孩子的優點

    壓力隨處可見,往往是很難避免的。能夠立即排除造成壓力的原因固然很好,但絕大多數的壓力來源並非輕易可以解除的。因此,想要培養孩子具有抗壓性,最重要的就是教導孩子用積極、正向的態度去看待事情,以及面對壓力。

    要培養孩子具有積極、正面的人生觀,最重要的是父母必須以身作則,本身也要採取這種思考模式。盡量去發現孩子的優點,而且不吝於給予孩子讚美。如此一來,才能幫助孩子建立本身的自信心。

六、幫助孩子累積成功的體驗

    首先必須先讓孩子擁有自信,才能夠讓他們的心變得更具有彈性,足以應付壓力。即使是小目標,一旦付諸實行之後,既有可能達成,當然也有可能會失敗。不過,無論結果如何,都應該對於孩子的努力過程給予正面的評價。如此一來,才能夠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,讓他們有成就感,覺得自己得到父母的認同。

    畢竟在孩子的世界裡是很難理解成功和失敗的定義。成功和失敗的境界是十分模糊的。就算孩子只考「八十分」而沒有「考滿分」,父母還是應該對孩子的努力過程給予肯定才對。唯有得到父母的認同,孩子才會充滿自信和勇氣。

七、千萬別以父母的價值觀去束縛孩子的夢想

    人一旦受到某種單一價值觀的束縛,在面對壓力時往往很難用比較有彈性的方式去處理。如果想要跟壓力和平共處,就必須懂得隨機應變。現代的小孩往往從小就是在父母或週遭的過度期待,以及和同伴的競爭中一路成長過來的。令人感到悲哀的是,至今仍有許多的父母對學歷至上的神話依然深信不疑。

    孩子的人生目標不一定要等同於父母的人生目標。家人就應該要認同彼此的目標才對。希望父母不要用自己的價值觀去束縛孩子的夢想。讓孩子盡情擁有各式各樣的夢想吧!因為沒有夢想的人才會把自己孤立起來。正因為擁有夢想,我們才能夠忍受失敗和挫折。心想即使遭遇失敗,至少還可以得到父母的諒解,就會讓我們產生重新振作的動力。

八、培養孩子成為更有彈性的人

    有些從名校畢業、進入一流企業工作的優良學生,卻因為人際關係受挫,最後卻變成了繭居族,這種例子屢見不鮮。原本人與人之間的「適當距離」和信賴感一樣,都是從和同伴之間的遊戲中學習而來的。不過,如今與同伴遊戲的機會越來越少。因此,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逐漸變成只有兩種選擇,不是喜歡就是討厭。已經不太有機會可以學習到這種保持中間距離的人際關係了。
因此,希望大家先從珍惜家中親子或兄弟姊妹之間的互動機會做起。其次,再去嘗試看看是否能跟左右鄰居有所交流。

九、父母應該向孩子展現自己的溝通能力

    培養孩子克服壓力的訣竅,就在於是否能夠讓孩子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。父母不妨捫心自問,自己本身是否具備這樣的能力足以教導小孩呢?有些父母本身根本不注重人際關係。夫妻之間從未有過任何的爭吵,或是只在乎自己的家裡是否舒適而已,甚至與周遭的人際關係過於冷淡等等。父母的言行舉止往往會影響孩子。家庭其實是提供孩子學習溝通能力的最佳場所。

十、讓孩子能夠坦承自己的弱點,才有光明的遠景

    倘若父母希望孩子能多跟自己親近的話,父母本身就應該不設防備才對。換句話說,父母在孩子的面前不必硬撐、死愛面子,最好能夠抱著「即使失敗也無所謂」的心態,讓孩子見識到自己脆弱的一面。

    父母大可以讓孩子看到自己的缺點,其實就算跟孩子吐苦水或發牢騷也無所謂。如此一來,才能察覺到自己的負面情緒。而這也是自我肯定的第一步。自己能夠肯定自我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。或許真正的「心靈歸宿」其實就蘊藏在自己的心中。


(《誰說孩子沒壓力》,作者是富田富士也,由新手父母出版社出版。)
 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endy6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