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  張學岭醫師

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一塊寶。在苛護之餘,父母難免會擔心,這樣會不會把孩子寵壞了呢?看著一旁撒嬌。苦苦哀求的小臉盼望著大人的點頭時,身為父母的總免不了「天人交戰」一番。不答應,似乎會傷了小小的自尊;答應了,父母當初的原則又要擺哪呢?

「寵不寵」孩子,其實就是一種管教技巧,也就是大人如何表達管教的態度。管教其實不一定就是限制、或與處罰相同。管教其實只是替孩子建造一種生活情境,協助孩子養成受人喜愛、又正確的行為。

所以,要「寵」孩子,應該用一種「理性縱容」的方式來寵。這樣孩子不會被寵壞,父母也不致因經常拒絕孩子而導致較為緊繃的親子關係。

所謂的「理性縱容」,其實就是以父母客觀的觀察,覺得孩子的個性及成熟度都應做得到的情形下,去期待和要求孩子。

譬如說:三歲的孩子要求自己吃飯、自己洗澡;父母就可以衡量他的協調能力,供應他適當的工具(不會破的碗、適宜的湯匙、勺子…等),使他盡情發揮後,再處理善後。但三歲的孩子在車多的路上要獨自亂跑,父母就應立即阻止,並告訴他「危險性」及「在路上不可亂跑,這是規定。」等。

在面對孩子完全無法抗拒的誘惑:「玩具」時,處理技巧就較為困難。原則上父母再上街前應事先與幼兒取得同意:只買X種玩具,然然嚴格遵守協議。讓孩子可參與協議,一方面讓孩子感到大人的尊重,一方面也教導孩子為自己的「言行」負責。在購物回家後可大力稱讚孩子的守信。在有限的空間中,即縱容孩子發揮其自主權,又達到言教身教的目的。

至於像「常抱孩子會不會抱成習慣」這樣的老問題上,許多長輩都主張「不要抱,否則會寵壞」。其實國外的研究顯示,在嬰兒其一就有大人反應(前來拍獲抱)的孩子,很快就會縮短其以「哭」為溝通的時間及唯一方法。這應歸功於大人適時的反應,會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。良好的互動使孩子的情緒穩定,不再隨意哭鬧。嬰兒哭時,可走到他身邊拍拍他,待嬰兒較為安靜後,再將他抱起來,或就不抱他。但千萬不要讓嬰幼兒一直哭鬧,而賭氣的置之不理。越缺乏安全感的孩子,其實是越焦燥。

每一個人都有他自己的管教哲學及方法。只要大人瞭解孩子的脾氣,對「怎樣要求孩子才合理」,有客觀而理性的看法,就不會寵壞孩子了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endy6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