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生日期: 98/2/8突然發燒到38.4 事情經過: 98/2/7老公請他的表弟幫忙載東西回來,所以,老公約了表弟夫妻一起去吃飯,想說:找空間較大一點的,應該可以避免流感問題(少出入公共場所的憂慮),結果我們就帶著小寶貝去吃一頓飯,大約是下午5點-7點,選了土城的四季百匯,回家後晚上體溫約37度多,比平常高一點點,沒特別去注意,到了隔天(2/8)早上覺得小寶貝的呼吸音有異常,體溫約37度多,就一直想著是什麼原因,猜是吃飯時給小寶貝「魚,還是吃到不乾淨的東西」,還是晚上踢被等等,沒想到會是流感或其他等疾病,下午1點,就發燒了到38.4度,先給退燒藥..等的退燒處治,老公才說:「表弟的老婆有被感染到流感」,老公的好友兒子也發燒,頓時三條線,因為是星期日不想看急診,所以就跟它(發燒)賭一次,看會不會吃完退燒就改善,結果下午5點(隔了4小時),體溫再高了一點點到38.9度,仍給退燒藥,並跟老公討論如果持續發燒,下一步要去看醫師嗎?老公是比較不想去看急診,我是覺得不要太高(39度以下)可接受隔再看醫師,結果下午8點45分,這次則高燒到39.9度,有點被嚇到,依然給退燒藥,考慮是否就去看醫師,老公覺得如果我不放心,就去看吧!對爸媽而言,真的很難決定,很想去看又會被別人左右,說:「假日沒醫師,都是實習醫師」,但是,依個人經驗認為不至於是實習醫師,至少也是住院醫師值班,所以,就出發到亞東醫院,到醫院前曾經被一句話嚇到,差一點就沒進去看了,「有人的經驗是到急診時,就會先打點滴、抽血、驗東驗西等等常規」,抽血、打點滴對一個1歲小孩會不會太殘酷了,便有點失去理治,差點又想回頭不看了,但是又不放心,問老公如果是真的話,要讓他們做這些嗎?老公覺得該做就要做啦!我說:「不管我最多只能接受留尿檢查,其他大不了簽拒絕同意書好了」,到急診室問小姐剛剛的疑慮後,才放了心,醫師會先看診後,有需要才會做,便掛號等待看診,醫師評估後,說:「喉嚨一點點紅,其他沒有明顯症狀,先留尿檢查如果正常,則以流感方向治療,便等待留尿中,等了一小時才留到2cc,問了小姐可不可以呢?依個人經驗是可以的,最後,醫師也說:「好,就送吧!」好高興喔!再等30分鐘左右即可,結果等阿等阿,為什麼都等不呢?叫老公問,老公又不好意思,結果就跟老公交換,換老公抱小孩,我去問時,才說:「沒看到報到耶,要幫我問檢驗科,經過10多分鐘後,說:「因為尿太少,不能檢驗」,當時就很不愉悅,不能做也要早點說吧!害人家為了等看一個報告而己,就多等了1個小時,為了放心只好再留一次喔!還好小寶貝配合,一下子就有尿尿了,不然,不知道又為等多久。 總而言之,尿液正常,則以流感或玫瑰疹方向去處治,兩者皆是病毒感染,只能症狀治療,其差異(區分)則是當發燒3-4天後,開始退燒時會有紅疹時,便是玫瑰疹。 小寶貝的病史進展: 1.發燒:常高燒到39-40度,反覆性,2/8-2/9每4小時就高燒一次,2/10約每5-6小時就發燒,2/11約6-12小時高燒一次,2/12起續記錄中。 2.腹瀉:第三天(2/10)開始腹瀉。 3.咳嗽:第四天(2/11)開始咳嗽增加約毎天5-10次。 4.紅疹:第四天(2/11)開始身體、耳後、左眼角、額頭有紅疹出現,但是還是在發燒,真頭痛耶!
5.牙齦有白色異常:2/11發現,下排牙齦內側(已長牙的內側)有二處約0.5公分大小的白色異常情形,因為小孩無法配合,沒辦法很清楚看得到,下排牙齦未長牙處,也有的泛白情形,加強評估中 6.我的疑問: ①如果是玫瑰疹的話,應該是發燒3-4天後不會再發燒時,才出現紅疹,為什麼現在紅疹已出,還在發燒呢? ②後面的密集又發燒,有沒有可能是另一個病毒或其他感染呢?(深怕因善良的玫瑰疹去看急診,結果又傳染到流感或其他,就頭痛了
以上,是到2/11的病情進展,後續也評估中,請大家要注意喔!不論是流感來勢洶洶,還是較善良的玫瑰疹,大人、小孩都要注意健康喔! 小孩若生病,小孩痛苦,大人心&辛苦。與大家共勉之
玫瑰疹 採訪/陳盈竹 |
(詳文請見9月號育兒生活雜誌) |
認識 流感 及 流感病毒
王英明 醫師
流感(流行性感冒)是許多呼吸道感染症裡,很特殊的一種。它會使病人不分老少,都有三天左右的高燒,而一般呼吸道疾病,除幼兒及少數外,人孩子及成人是不太有機會發燒的。其次,它會造成真正的流行,發燒不退也使病人反覆求診,因此門診數量大增。任何疾病的「流行」,都比不上流感對社會及學校家庭的影響(很多人會請假),也唯有流感可以在每年冬天造成診所一年一度真正的「旺季」。其他病毒所引起的「類流感」,並不會形成流行。
流感不是「上呼吸道感染」,而是上、下呼吸道都會波及的一種變化。在經由飛沫感染一兩天就會發病。剛開始全身症狀很明顯,包括高燒、肌肉痠痛、虛脫、沒食慾。按著有咽部疼痛、鼻水鼻塞、聲音沙啞、乾咳,也會怕光、流淚、眼痛。在燒退後,咳嗽可能越來越明顯,有時還會持續兩三禮拜。少數人偶有嘔吐、腹瀉(尤其小孩),但不會太嚴重。美國疾病管制中心指出,「腸胃型流感」(Stomach flu)根本是錯誤的名詞,病人既然以腸胃道道症狀為主,那就是別的病原造成的腸胃疾病,而不是流感。
流感要診斷必須靠「流行病學」,即如果由防疫單位先培養證實流感病毒已在社區出現且開始盛行,則此一段時間多數急性有發燒的呼吸道感染或不明原因發燒病人,都可首先考慮是流感。大多數人幾天後就會好轉,但如本來有呼吸道、心臟及腎臟痼疾、糖尿病、免疫不全者,特別是幼兒及老人,比較容易有疾病惡化或併發症如肺炎可能性,嚴重者甚至死亡,在美國每年有兩萬人死於流感。其他併發症包括中耳炎、副鼻竇炎、肌肉炎、心肌炎及雷氏症(尤以B型流感)、某些神經系統毛病。
流感的致病原叫做流感病毒,分為三大型即A、B、C,其中 C型引起的症狀非常輕微,可略過不表。流感病毒的特性是一段時間就會「變貌」,讓本來有抗體的人仍會再得病(雖然有時仍有一點保護作用)。A型流感病毒表面特有的蛋白質抗原包括H(主要為Hl、H2、H3)以及N(Nl、N2)來構成A型病毒的亞型,如HlNl(西班牙型)及H3N2(香港型),而這兩種就是近年來一直在全世界作祟的A亞型流感病毒。但這兩種下面還有很多的心變貌,每隔一段 時間就變一下,使人們反覆得病。此種小變種通常以首先發現地再加上年度作名稱。目前報上所稱的雪梨型即A/雪梨/5/97(H3N2),就是指A型流感病毒的H3N2亞型,97年在雪梨首現,5是該檢驗室培養病毒的序號。有記者在報導上說是A3型,並不正確。
這種小變貌大約兩三年來一次,造成一些地區小規模流行或大地區、甚至全國大流行。每次的流行,會使一些人產生抗體,有抗體的人如越來越多,慢慢就不致流行,病毒就會再變,而在十到三十年病毒會出現一個「大變貌」,變的地方是在H或N,比方說H3N2變成H2Nl,由於所有的人都幾乎沒有抗體,所以就會形成全世界的超級大流行,本世紀已有三次,1918-19年的西班牙型造成全球二千萬人死亡,1957-58年的亞洲型造成美國七萬人死亡,1968-69年香港型造成美國三萬四千人死亡。新亞型病毒肆虐幾年後,有抗體的人也多了,此時又開始小變貌,使人再得病。不過B型病毒只有小變貌,不會大變貌,而造成的症狀及流行也似乎較輕。
台灣市面上的98-99流感疫苗,所包含的就是針對目前世界「現役中」的三種病毒:B型病毒及加上A型裏面的HlNl(北京變貌型)及H3N2(雪梨變貌型)。在人類與流感病毒的對抗循環史中,病毒總是有辦法佔上鋒,且會變臉捲土重來。在流感即將來臨的前夕,如沒有良好的體魄,看來只能從注射疫苗、少去公共場所、常洗手來面對了。
流行性感冒與一般感冒的病徵比較
病徵 | 流感(Influenza) | 傷風(Cold,即普通感冒) |
---|---|---|
易发作期 | 每年10月至第二年3月中旬,通常每2至3年流行一次 | 無季節性 |
發作期 | 突然 | 漸進 |
全身症状 | 全身症状重而呼吸道症狀輕 | 全身症狀無而局部症狀重 |
發燒 | 常見,且溫度高超過38.3℃,維持3至4天 | 少見 |
咳嗽 | 有時會很嚴重 | 乾咳 |
頭痛 | 明顯 | 少見 |
肌肉痛 | 嚴重(以背部和腿部最為明顯) | 輕微 |
疲勞感 | 表現强烈 | 微弱(可正常工作、學習和生活) |
虛弱 | 維持2至3週 | 輕微 |
胸部不適感 | 常見 | 輕至中度 |
鼻塞 | 偶爾 | 常見 |
打噴嚏 | 偶爾 | 經常 |
喉嚨痛 | 偶爾 | 常見 |
病程(不包括并发症) | 1至2周或更長 | 4至10天 |
感染后的免疫力 | 强(可维持8至12個月) | 弱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