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摘載於亞培新生寶寶手冊)
| 出生~1個月 | 1~2個月 | 2~3個月 | 3~4個月 | 4~6個月 |
生理發展 | 足月出生的新生兒體重大約2700-3300公克之間。新生兒期,除了偶爾醒來喝奶,寶寶大部份的時間都在睡覺。因此,這段期間給予安穩的生活環境是最重要的。另外,新生兒會有一些正常的反射行為,例如:驚嚇、抓握反射等。 | 滿月後的寶寶,體重比出生時增加1公斤左右,身高增加2-4公分。從生理發育上看,眼睛已經稍微會注視前方的物體,會不自主揮動雙手,但控制能力並不好,開始會有笑的表情,不過,大部份的時間還是以哭來表達各種情緒。 | 寶寶對於身體及頸部控制能力有明顯進步。趴臥時會稍微將頭抬起;會嘗試以小手去觸碰眼前的物品;也會吸吮自己的手指,但準確度還不是很好;喜歡看人的臉,特別是媽媽的臉,也會追視緩緩移動的物品。 | 控制頭部的能力大有進步,趴臥時頭可以抬得更高,而且會轉頭去注意身旁發出聲音的物品。稍微會翻身,雙手及雙腳也變得較有力氣;喜歡抓握及搖晃會發出聲音的玩具。更喜歡看見母親的臉,哭鬧時,聽到母親的聲音,有安撫的作用,開心的時候就會呵呵笑。 | 在大人的協助下可以坐得不錯了!偶爾還會翻身成功,喜歡被抱著坐起來看世界,不喜歡老是躺著看天花板的生活,對逗弄更有反應,有些寶寶對某些臉孔會有喜好差異,例如不喜歡兇兇的男生臉孔。能用前臂撐起胸部,也會試著蹬腿爬行,高興的時候可能會大叫。 |
視覺訓練 | 可以讓寶寶多看黑白分明的大物體,同時,物品的距離約10公分,不要超過三十公分。 | 寶寶視力進入彩色階段,媽媽可以開始增加三原色(紅、黃、藍)的刺激。 | 已經可讓寶寶接觸豐富的多元色彩。 寶寶的視力是越來越清晰,因此,家長要考慮玩具擺放位置及移動的速度,才能引起寶寶的興趣。 | ||
觸覺訓練 | 與新生兒的身體接觸最多的,便是母親。母親的撫摸、擁抱,都可以有效地喚醒寶寶的觸覺。 | 可以讓寶寶抓握各種材質的小物品,例如布、塑膠、毛線。 | 豎抱時,寶寶會有蹬地動作,不妨讓寶寶光腳踩各種「地面」,包括人的大腿、棉布床單、木桌、甚至草地等。 | ||
聽覺訓練 | 1.多聽媽媽、爸爸的聲音:嬰兒一生下來,就有良好的聽覺,所以多和寶寶說話,對寶寶的聽覺發展絕對有幫助。父母不妨把寶寶當成朋友,和他傾訴、交流,只要語調平緩,寶寶都很樂意聽。 2.多聽音樂:以舒緩、輕柔的音樂,音量比一般成人聽的時候低一些。但不要一天24小時都開著音樂,每次約1個小時已足夠。 3.多聽大自然的聲音:找個大自然中的安靜地方,像院子、公園,和寶寶靜靜的待一會,不要逗他玩、也不要和他說話,聽聽大自然的聲音,例如風吹、草動,甚至空氣緩慢移動都有著特別的聲音。 | ||||
嗅、味覺訓練 | 熟悉的味道可以撫慰寶寶,所以新生兒的父母儘量別用香水來改變體味。出生一週的寶寶已經能辨別媽媽的氣味和他人的氣味。可讓寶寶多聞自然的味道,試著帶寶寶外出,除了視覺和聽覺的刺激,也是很好的嗅覺訓練。另外,聞食物也能讓寶寶體驗嗅覺和味覺,不必放調味品,因為食物本身就有自己的味道。 | ||||
刺激發展的原則 | 離開媽媽溫暖的子宮不久,很缺乏安全感,會需要常常依偎在媽媽懷裡才會覺得安心。寶寶覺得舒服的時候,如能經常聽到媽媽的聲音,慢慢地就會把媽媽的聲音和安全、舒適等愉快經驗聯繫在一起。寶寶會因為這些體驗建立起對這個世界的信任和喜歡。另外,在與媽媽互動的過程中,也慢慢發展出與他人交往的能力。此階段應著重舒服的剌激和愉快的體驗。當寶寶醒著、心情愉快的時候和寶寶玩,但不要過多打擾寶寶的生活。 適度讓寶寶多聽、多看、多接觸周圍的事物,感知越多,智慧萌芽越早。 | 如果說不去打擾0-3個月寶寶的生活,那麼4-6個月就是寶寶探索外界的開端。寶寶醒著的時間越來越長,能夠做的事情也越來越多,表情也越來越豐富,且開始有自己的喜好。儘量給予多樣化的感官剌激,寶寶在回應中會越來越聰明。在和寶寶玩耍時,爸媽可以多觀察寶寶喜歡什麼遊戲、不喜歡什麼遊戲,多瞭解寶寶在教養時就會更得心應手。這階段可以多抱寶寶出去玩,東看看西看看、東摸摸西碰碰,會讓他覺得很驚喜,各方面的感官都能得到新的刺激。 此時是大腦發育的重要階段,那些不經意的遊戲,都和寶寶的智慧開發有重大關係。因為動作行為都是經由大腦指揮控制的,如果寶寶會玩的花樣越多,當然就越聰明。 | |||
方法一 | 利用寶寶清醒的時間 1.媽媽坐在舒服的椅子上,把寶寶抱在腿上,對寶寶輕輕哼唱或溫柔的說話,哄寶寶入睡。 | 陪寶寶多活動、多觀察 1.可以用手輕輕咯吱寶寶,看著寶寶的笑臉,媽媽也會很愉快。 | |||
| 跟著袋鼠媽媽一起跳舞 1.拖地時,持續對寶寶說話或哼唱,讓他熟悉媽媽的聲音。依偎在媽媽懷裡,能讓寶寶覺得安心。 | 歡樂泡泡時光 1.由媽媽用手拍空中的泡泡,大多數寶寶都會對泡泡表現出極大的興趣。 |